奶牛要想养好,躺卧舒适度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奶牛在躺卧时乳房的供血量比站立时增多70%,所以提高躺卧时间能提高产奶量是不争的事实。正常的躺卧时间应该在12-14小时,想要达到这个标准,柔软、干燥、清洁的卧床是前提条件,然而如何解决卧床的垫料来源,逐渐成为很多牧场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
舒适的卧床是养好牛的必备条件之一
河沙凉爽干燥,是卧床垫料的首选,然而维持卧床的干爽整洁,每头牛每天需要消耗30公斤河沙,一年10吨。且不论几百块的采购成本,单单是运输、翻填就得大量的费用和人工。况且沙粒对牛粪的处理挑战巨大,沉淀池的容量和清理,干湿分离时对设备的损坏都是很让牛场头疼的问题。
锯末和稻壳是南方牛场常见的选择,但是每吨500元以上的成本(一些省份甚至要700元/吨),大量使用让牛场感觉吃不消。况且不少南方的中小牧场由于土地缺乏,牛场粪污无处消纳等环境问题还要面临关闭的压力。如何减少垫料的投入,同时减少额外粪污处理压力,不仅仅是个牧场减支增效的课题,甚至会影响到牛场的可持续发展。
舒适度达不到的卧床奶牛上床率低 锯末、稻壳垫料成本高 还额外增加粪污处理压力
一些牛场迫不得已尝试了发酵牛粪回填,根据笔者对欧洲牛场的调研,此举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首先,牛粪的发酵和晾晒不彻底,不能达到灭菌的效果,甚至多数牛场不具备晾晒的场地条件。其次,牛粪具备细菌繁殖需要的所有成分,在接触潮湿后马上会成为细菌滋生的培养基,导致乳房炎爆发。特别是在南方潮湿地区和高温喷淋的环境下,牛粪回填的隐患就会暴露无遗。
牛粪回填卧床隐患颇多 尤其在南方潮湿地区和高温喷淋环境下
今天荷斯坦小编为大家呈现的是一家私营千头规模牧场的另辟蹊径之举。
笔者随德国克莱伯格橡胶公司拜访了浙江的杭州萧山牛奶有限公司,牛场始于1954年,由两个只有5头牛的牧场发展而来。其前身是国有牧场,2000年进行了私有化改制,目前存栏1100头左右,泌乳牛500头,后备牛较多,规模还在持续扩大。牧场的总经理金鑫虽然是个80后,但已经在牛场摸爬滚打十余年,绝不缺乏浙商特有的精明。
荷斯坦小编随德国克莱伯格公司拜访浙江杭州萧山牛奶有限公司
在聊到为何选择2000元一块的德国克莱伯格“飞翼”橡胶卧床时,金总说:“德国厂家的产品我是了解的,在泰国VIV展会和国内奶业展都见过。厂家宣传的是舒适度提高产奶量,年增产500公斤牛奶,这个角度当然也是没问题的,但是最打动我的还真不是这个。”说到这里,金总露出了一丝笑容。
选择使用“飞翼”,我有自己的考虑:
首先,可以减少卧床垫料,不仅降低采购成本,而且排出去的污染物也在减少,这对我来说很重要。我们牧场采用稻壳作为卧床垫料,铺国产橡胶垫时,垫料采购量约为每头泌乳牛每年一吨,每吨成本大概600元,每年大约需要采购400多吨。铺上这200张“飞翼”以后,稻壳使用量大约是之前的一半。后续牛位改造后,按供应商的说法,还可以进一步减少到原来的10-15%,这样的话每年垫料上节约的成本就相当可观,关键牛粪也可以少处理400吨呀。
其次,可以减少废弃橡胶垫处理量。国产橡胶垫使用年限一般为3-5年,那么旧的废弃的橡胶垫如何处理?相当于又增加了一项难以外运的污染物。很多同行问我:为何不用500块钱的床垫而用2000的?我告诉你,很简单,能铺好的效果一定比差的好。此外国产橡胶垫虽然便宜但是3-5年需要更换一次,“飞翼”的使用年限是20年,这样看来进口的价格并没有很高,国产也并没有很便宜。况且每3-5年更换下来的废弃橡胶垫如何处理,也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最后,“飞翼”能够有效降低奶牛蹄病、膝关节损伤等发病率。2014年牛场搬迁至新场时,牛舍采用的是发酵大通铺,但后来,很多牛只出现膝关节肿大或损伤的现象,经专家诊断,认为是牛场没有设置卧床,奶牛站立时间过长造成的。后来改造成了水泥卧床,但奶牛上床率仅有50%,大都睡到粪道上,这样会引起乳房炎。铺了国产橡胶垫之后,上床率有所提高,但仍然会出现高比例的膝关节损伤,去年出生的234头青年牛,有45头因为关节损伤淘汰,淘汰率高达20%多。一头牛按2万元计算,单这项损失就是90万,那何不把这笔钱更好的进行投资呢?我决定给头胎牛、经产牛牛舍都铺上“飞翼”橡胶垫,看“飞翼”垫究竟能带来多少改变。换了“飞翼”后上床率达到了90%,并且今年截止到现在疾病牛大概20头不到,还包括一些主动淘汰牛。
作为一个养牛人,怎么养好牛是我首当其冲要做的,提高奶牛舒适度,减少奶牛肢蹄病,提高牛奶产量,固然很重要。但在严峻的环保压力下,如何让牛场生存下去,可持续发展下去,这才是重点,对我而言就是最重要的 |